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
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
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
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
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里程碑 - Singapore Jewellers Association

登录

取消
signup 入会申请
主页 | 里程碑
About SJA
历史
1938 – 1948
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新加坡珠宝行业缺乏统筹的组织及团结精神,商人之间缺乏信任而进行互相破坏。当时业内先贤陈学敬、彭百唯、许如璧、林师万诸代表为促进珠宝商之间的团结以维护自己的福利,因此,发起了组织公会的构想。于1939年5月7日“星洲华人金银商业公会”正式成立,并租用四海通银行三楼为会址。

创会初期,会员类型有三类:即金庄、银铺和金银铺,共三十多家会员,其中以金银铺占大多数、金庄次之。当时帮派色彩颇浓,会员以籍贯群体分为广东、潮州、福建、客籍及海南等。
1940年会所迁至海山街十九号三楼。由于会长领导有方,各董事及会员之间的真诚合作,会务日渐蓬勃,造就了珠宝业的繁荣和卓越的年代。

1942年日军入侵,星洲失陷后,珠宝业发生了严重的变化。日本军政强行将金银首饰归类为奢侈品,对所有珠宝商征收100%的税务,并严厉执行珠宝首饰注册制度。当时“昭南特别市财务科”受委向各本会会员征收每月的奢侈品税。

1945年星洲光复。光复后第三年(1948年),英国殖民政府恢复了新加坡的民政管理,并实行了严格的金融管制。美国政府采用了黄金标准体系(GSS),规定黄金每安士定价为35美元。

由于受到金融管制的约束,限制了金条的供应。因此,会员商号除了收购旧金饰外,还必须从香港、澳门、瑞士、黎巴嫩和法国等地区采购额外的金条。经济活动逐渐恢复,业务开始稳定。

随着经济增长带来了会员数量的增加。海山街的会所已不敷容纳大量的会员。当时的领导层倡仪筹募购置新会所,以作永久之计。在各委员的不辞劳苦,努力奔走及承蒙会员的热心爱护本会,慷慨解囊,集腋成裘,共筹得S$42,740,遂购置尼路75号为会所,并于1948年12月22日迁入并正式办公。

 

里程碑

1956
统一零售黄金价格标准
统一零售黄金价格标准

本会做出了两项战略性策略的决定,这两项决定影响了新加坡珠宝行业的营业方针和管理模式。

策略一:会员本着保护本行业的利益,以及精诚团结的宗旨,实行统一金价,让金价同一步骤升降,以促进会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。

因此,本会成立了“制定金价筹备委员会”,委员来自以下群体:

a) 广帮群体:万泰来、和昌、天成、永昌、大华;

b) 潮帮群体:成美、光兴、明兴、宝兴、美光斋;

c) 福帮群体:宝发、金联丰、金宝芳、马来亚;

d) 客帮群体:源丰、国华、广昌隆;

e) 琼帮群体:南福。

策略二:统一回购旧金饰的折价标准。

1963
金商大厦 /加速黄金交易
金商大厦 /加速黄金交易

在全体会员的捐款和支持下,购置了现址“金商大厦”。 本会于1963年3月3日庆祝本会成立25周年庆典和大厦开幕典礼。由当时的财政部长吴庆瑞博士主持开幕礼。

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,政府开始放宽《黄金管制法令》。政府允许会员每年可以公开竞标固定数量的金条,以加速黄金交易。

1970年代初取消了《黄金管制法令》,从此实现了黄金的自由交易和供应的顺畅流动。

1980 - 1984
更名为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
更名为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

1980年10月获得职工会注册局的批准,本会更名为“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”。

1982年在《职工会修正法案》下,本会按照社团类别重新注册为商团组织。并于1984年4月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。